电话:400-885-1233 管理员信箱:[email protected] 总校地址:杭州市滨江区至善路337号(滨江大学城) 杭州教工路79-91号
版权所有 © 浙江华川专修学院 备案号:
常用链接
征文第一名: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 —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观后感发布时间:2017-12-11 它们在岁月浸染了成千上百年。都是凝聚着工匠的心血,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。它们属于不同的主人,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故事。每一件,都那么的与众不同,甚至每一道裂痕和缺口都有着独特的历史。谁还能说都是器物,都是没有生命的死物? 山中方一日,世上已千年。代代传承,春风秋雨,以一颗温暖虔诚的工匠心,保护传承千古文物。而新的技术发展,新的血液,也为更好地保护文物产生着重要的作用。那些院子里的杏儿,猫儿,也伴着一代代故宫人,把格物内省的温润品质一代代传承着。当老故宫人带着泛泪的目光说着不舍,当师傅满足地看着千千万万人排队观赏修复好的文物,当新一代故宫人带着焦躁和知识进入这红门,收获传承了数代的手艺和陈练的精神,作为一个旁观者,也无法不为透过大荧幕传递的文化的暖意而感动,恨不能飞去宫墙脚下,亲手触摸那斑驳的墙,坑坑洼洼的石板路,参与那穿越历史的对话。 在纪录片中有一个我特别难忘的镜头,修钟表的王津师傅,对一件精美的钟表反复修了很长时间,当钟表走动的那一刻,钟表仿佛从沉睡中醒了过来。它似有了生命,有悠扬的音乐声奏起,伴随着湖中扭动细长脖子的天鹅,鸟的翅膀在扇动,小狗的嘴巴会张开闭合,有戏台和戏台后面开合的背景,有潺潺的流水,有纺纱的农妇前方转动的织布机。仿佛这百年的时光转瞬即逝,当钟表在我们眼前转动时,不禁猜测百年前的帝王是不是也抱着一颗惊讶的心在赞叹。纪录片里台词并不多,记录的事件有点杂乱,文物的选取也并没有闻名遐迩的。但是这就是修文物的日常。一开始,老师傅们回忆自己刚刚入行的时候,自己的师傅就让自己对着一个文物磨,不仅磨物,更是修心。或许只有坐得住,才能够品味真正的美。 记得里面木匠师傅屈峰老师的话。他说在签工作合同前,他犹豫了很久。本想着故宫修文物,是一件好事,任谁听了就觉得条件好。可是看到那个矮矮的四合院,风吹动就嘎吱响的门,屋内搬动文物还有屈着身子。值吗?当然,他留了下来。很多学生的专业就是学习艺术创作的,但进来这里,学过的东西就要抛掉。他们并不是想要留名,最好的就是在修复的过程。这些文物看起来是死的,但是修复的过程,似乎在和它对话,它就像活的。慢慢的和它相处,就会发现它真的很美。古人讲“格物致知”,将人的感悟融于制物的过程之中,再通过物件反观人生百态、世间万象。人与物相互陶冶,匠人修文物,文物也可以“修”匠人。在他们日复一日磨出的温润心性和义无反顾对生活的热爱。只要认真地去做一件事,总有一天会被关注的。从一而终,不离不弃。我们总说匠人匠心多么难能可贵伟大无私,可工匠也只是一份职业而已,匠心也就是一种职业精神,平淡无奇。但把普通而琐碎的事情做到极致、专注于此就会有所成就,任何人任何事都是如此。不想留名、不求回报,只要在漫长的修复过程中对文物有更深入的了解,通过文物对人文历史自我修养有了更丰富的感知就足够了, 让我想到,过去看到一个名为《致匠心》的广告,很是感动。里面第一句:“人生很多事急不得,你得等它自己熟”给我印象很深。是啊,心急吃不到热豆腐,不积跬步也无以至千里。许多事都是经过每一步努力,最终水到渠成,瓜熟蒂落。我们都不是匠人,但需要有一片“匠心”如匠人那样有情怀、有态度、有信仰,能够对自己所作的事坚持、投入、不急于求成、少点功利,世界再吵杂,我们的内心保持静然安定。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,其他的就留给时间。守住一片“匠心”,相信我们对生活会更加安然、从容、投入、享受。
作者:李梦丹 |
|
常用链接 电话:400-885-1233 管理员信箱:[email protected] 总校地址:杭州市滨江区至善路337号(滨江大学城) 杭州教工路79-91号 |